□李永海
春暖花開,綠柳花紅。榆樹上也長出了一枝枝新鮮的榆錢來,那榆錢片片肥美嬌嫩,帶著清香,一嘟嚕一大掛,滿樹都是。一串串榆錢在春風(fēng)中隨著風(fēng)兒輕輕搖動(dòng),并散發(fā)出陣陣清香。“草樹知春不久歸,百般紅紫斗芳菲。楊花榆莢無才思,惟解漫無作雪飛。 ”小時(shí)候,每到三四月份,大大小小的榆樹上就長出了一串串榆錢來。這時(shí)候,大家紛紛拿著籃子,爭前恐后地爬上樹,或立,或蹲,或騎在樹上,找一個(gè)合適的樹枝,把籃子掛在上面,然后不停地向籃子里捋那鮮嫩的榆錢。
那時(shí)糧食緊張,家家戶戶的口糧都不多,平日里大家吃的是紅薯面窩窩頭,高粱面窩窩頭,黃面也不多。秋后收了紅薯時(shí),紅薯渣也不舍得扔掉,在冬天,往紅薯渣里加些鹽,攪拌均勻后攤在篦子上,放在大鍋里蒸熟,用來充饑。
小時(shí)候,我吃過很多次這種蒸的紅薯渣,因那時(shí)實(shí)在是沒東西可吃。有時(shí)母親在鍋里放些紅薯干,或是燉些切好的胡蘿卜,等這些東西燉好后,再向鍋內(nèi)加些調(diào)好的黃面,煮成粥充饑。
所以當(dāng)春天樹上長出榆錢來時(shí),人們便拿著籃子,爭前恐后爬到樹上捋榆錢。
捋回來的榆錢用水洗凈后,可以做多種食物,像做菜團(tuán)子,蒸成榆錢窩窩頭,或把榆錢和少量玉米面摻和一下,做成餅子。再就是將榆錢洗凈后,加入適量的鹽攪拌均勻,再撒入豆面或黃面,放入大鍋蒸熟,我們叫它蒸菜,因蒸菜不用太多的面,而且可以吃飽肚子,所以這春天的榆錢真是大自然的恩賜。
用榆錢蒸出來的蒸菜松軟可口,還飄著一股榆錢的清香,如果加入蒜汁或淋入香油,那就更加美味了。
過去生活困難時(shí),人們天天盼望著春天早早到來,這樣就能捋榆錢吃了。
僅僅幾十年,隨著改革開放,我國逐漸走向富強(qiáng)?,F(xiàn)在人民群眾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大家富裕了,早已不再為食物發(fā)愁。有時(shí),偶爾捋榆錢,只是為了嘗個(gè)鮮,增加膳食營養(yǎng)……